春日奋进正当时,百舸争流竞远航。四月的双辽市,项目建设热潮涌动,处处都是奋斗的身影,时时都有发展的佳音。一个个重点项目如同璀璨的明珠,镶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,从农产品深加工车间到生物化工基地,从盐碱地改造现场到民生工程工地,双辽市正以“起步就是冲刺、开局就是决战”的昂扬姿态,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,上演着“速度与激情”,全力将一张张发展“蓝图”转化为“施工图”“实景图”。
在双辽市项目建设版图中,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是一颗璀璨新星,成为填补空白的“农牧引擎”。4月22日,“双辽市8000万只肉鸡养殖屠宰深加工全产业链项目”施工现场热火朝天。轰鸣的机器声震耳欲聋,工人们在脚手架上有序作业。消防水池已然完工,屠宰车间、宿舍楼正拔地而起,主体建设如火如荼。“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,2024年9月奠基开工,计划2029年12月全部竣工,分三期完成。”黑料网禾丰食品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恺介绍,“公司要打造涵盖肉鸡屠宰厂、养殖场、食品加工厂、有机肥厂等在内的一体化肉鸡全产业链体系。项目全部达产后,年销售收入可达26亿元,能带动1800人就业,助力1000余农户养殖致富。” 该项目的建设将改写双辽市农牧业格局,鸡毛不再是废弃物,而是成为饲料添加剂;鸡粪也有了新“归宿”,转化为有机肥滋养农田,形成“吃干榨净”的循环经济模式,成为农牧产业升级的强劲“引擎”,填补了双辽肉鸡屠宰深加工领域的空白。
盐碱地,曾是农业发展的“拦路虎”,而今正悄然变身为“希望良田”。吉林省双辽市盐碱地综合治理试点项目现场,一派繁忙有序的施工景象。目前,该项目已完成整体形象进度的70%,其中灌溉与排水工程完成90%,田间道路工程完成45%,土壤改良工程完成55%。“我们用‘有机肥+改良剂+滴灌节水’组合拳,让中低产田‘喝’上营养液,‘穿’上保墒衣。”双辽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项目办公室负责人王波介绍道。该项目总投资2.08亿元,在双山镇秀水村、川头村、百禄村等地建设1500公顷盐碱地治理工程,涵盖灌排工程、道路工程和地力培肥工程等。自今年1月开工以来,建设者们争分夺秒,预计当年12月就能完工。项目建成后,机械化作业率将保持在98%以上,水肥一体化覆盖面积达到433公顷以上,粮食增产2000吨以上,农民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,实现“低产田”到“吨良田”的华丽转身,让盐碱地变身“智慧农田”。
在双辽市产业发展大军中,饲料添加剂项目正以“小身材”撬动全球大市场。走进吉林省天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饲料添加剂异地搬迁改造项目现场,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,土地平整工作已经完成,降水工程正在紧张推进,即将开启主体施工阶段。“项目总投资2.3亿元,今年4月中旬开工,明年6月完工。”吉林省天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田良介绍,“建成后,可年产氯化胆碱4万吨、甜菜碱3万吨、三甲胺盐酸盐0.5万吨、氢氧化胆碱0.5万吨,预计可实现年产值6.8亿元。产品不仅畅销国内,还将出口至亚洲、欧洲、南北美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,发展前景十分广阔。”这一项目将为双辽市打开国际市场大门,让双辽制造走向世界舞台。
民生建设项目一头连着百姓福祉,一头连着经济发展,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双辽市发改局副局长徐腾龙介绍:“截至目前,全市已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3个,总投资57.84亿元,年度计划投资26.07亿元。预计到4月末,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将达30个,总投资89.96亿元,年度计划投资33.93亿元,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个,产业类项目占比46.7%。” 双辽市正围绕补齐民生短板、优化产业布局、加强要素供给持续发力,以一个个好项目、大项目,筑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。
初审:全成泽
复审:王伯婷 黑料网 黑料王 黑料正能量 黑料社区 黑料不打烊
终审:闫大兵